2.3結(jié)果與分析
2.3.1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外觀品質(zhì)的影響

2.3.1.1果點大小的變化
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果點大小的影響程度不同。未套袋處理(對照)蘋果梨果實的果點大小為0.77mm,均大于其他處理的果點,且顯著大于A1、A2、B1、C1處理,與B2、C2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。雙層袋處理的果點均小于單層袋處理的果點。A1、A2處理,B1、C1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;C1處理的果點顯著小于C2處理的果點。雙層袋處理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較小。所有處理中A1的效果最佳,果點大小為0.49mm,其次為C1的0.52mm。

2.3.1.2果點密度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果點密度的影響也不同。對照的果點密度為15個/cm2,分布最為密集,且顯著高于A1、A2、B1、B2處理;與C1、C2處理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。在套袋處理的蘋果梨果實中,除C1、C2處理的果點密度相同之外,同為13個/cm2,其他雙層袋處理的果點密度均顯著低于單層袋處理的果點密度。Al、A2處理,B1、B2處理之間差異顯著。A1、B1處理的果點密度顯著小于C1處理的果點密度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。所有處理中A1、B1兩個處理的效果最好,果點密度為8個/cm2,A2、B2、C1、C2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。

2.3.1.3果形指數(shù)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果形指數(shù)的影響程度不大,果形指數(shù)基本一致,各套袋處理與對照之間無明顯差異;B1處理的果形指數(shù)顯著大于A2處理的果形指數(shù)。雙層袋處理的果形指數(shù)均高于單層袋處理的果形指數(shù)。A1、A2處理,B1、B2處理以及C1、C2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。雙層袋處理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較小。所有處理中B1的果形最為端正,果形指數(shù)為0.847,A1處理次之,為0.806。

2.3.1.4單果質(zhì)量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單果質(zhì)量無明顯影響,各處理間不存在顯著差異;B處理的單果質(zhì)量較高,C處理的單果質(zhì)量較低。

2.3.1.5著色指數(shù)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著色指數(shù)的影響不同。套袋處理果實的著色效果均優(yōu)于對照,且存在顯著差異。除A處理外,雙層袋處理的著色指數(shù)均高于單層袋處理的著色指數(shù)。B1、B2處理,C1、C2處理之間差異顯著。B、C1處理的著色指數(shù)顯著高于Al處理的著色指數(shù)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。所有處理中C1對果實著色效果的改善作用最為明顯,著色指數(shù)為12.52%,其次為B1的 10.88%,C2的9.10%居第3位,對照的著色指數(shù)最低,僅為5.28%。

2.3.1.6光潔指數(shù)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光潔指數(shù)的影響程度不同。套袋處理對果實外表光潔度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除C₂處理外,光潔指數(shù)均顯著高于對照。雙層袋處理的光潔指數(shù)均高于單層袋處理的光潔指數(shù)。Al、A2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;B1、B2處理,C1、C2處理之間差異顯著。雙層袋處理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較小。所有處理中C1的效果最佳,光潔指數(shù)為72.30%,B1處理次之,為71.45%,對照的光潔指數(shù)最低,為54.70%。

2.3.1.7果銹指數(shù)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果銹指數(shù)的影響也不同。套袋處理對果實外表的果銹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對照的果銹指數(shù)為66.36%,均高于其他處理的果銹指數(shù),且顯著高于Al、A2、B1、B2處理;與C1、C2處理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。Al、A2處理,B1、B2處理以及C1、C2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。雙層袋處理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較小。所有處理中A2的果銹指數(shù)最低,為46.60%,其次為Al處理的49.75%,對照的果銹指數(shù)最高,為66.36%。

2.3.2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食用品質(zhì)的影響

2.3.2.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(陽面)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不同。果實陽面和陰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差異,陽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陰面。
對照組果實陽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(dá)14.0%, 均高于其他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,且顯著高于Al、B1、C2處理;與A2、B2、C1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。雙層袋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低于單層袋處理。Al、A2處理,B1、B2處理以及C1、C2處理之間存在顯著差異。Al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低于C1, 與B1處理之間差異較小。A2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低于C2, 與B2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。

2.3.2.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(陰面) 的變化
對照組果實陰面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(dá)14.1%, 均高于其他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,且顯著高于Al、A2、B1、B2、C1處理;與C2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。雙層袋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單層袋處理。Al、A2處理,B1、B2處理之間差異較;C1、C2處理之間差異顯著。雙層袋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,C2處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高于 A2、B2處理。

2.3.2.3果實硬度(陽面)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硬度的影響也不同。果實陽面和陰面的硬度存在差異性,陽面的硬度大于陰面。對照組果實陽面的硬度為8.49kg/cm2,均大于其他處理的硬度,且顯著大于Al、B1、B2處理;與A2、C1、C2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。 Al處理的果實硬度顯著小于A2處理;B1、B2處理,C1、C2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。Al處理 的果實硬度顯著小于B1、C1處理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較小 。

2.3.2.4果實硬度(陰面)的變化
對照組果實陰面的硬度為8.51kg/cm2, 均顯著大于其他處理的硬度。A1、A2處理 ,B1、B2處理以及C1、C2處理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。雙層袋處理,單層袋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 。

2.3.2.5可溶性糖含量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程度不同。對照的可溶性糖含量為9.25%,均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的可溶性糖含量。雙層袋處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顯著低于單層袋處理。A1、A2處理,B1、B2處理以及C1、C2處理之間差異顯著。雙層袋處理,單層袋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。

2.3.2.6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對蘋果梨果實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程度也不同。對照的可滴定酸含量為0.25%,均高于其他處理的可滴定酸含量,且顯著高于A、A2處理; 與B1、B2、C1、C2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。A1、A2處理,B1、B2處理以及C1、C2處理之間差異較小。A1處理的可滴定酸含量顯著低于B1、C1處理,A2處理的可滴定酸含量顯著低于B2、C2處理。

2.3.2.7果實糖酸比的變化
試驗結(jié)果表明,不同套袋處理使蘋果梨果實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發(fā)生變化, 致使果實的糖酸比產(chǎn)生一定差異。對照的糖酸比為37.00, A處理的糖酸比高于B處理和C處理,說明A處理的蘋果梨果實口感最佳。A2處理的糖酸比居于首位,為45.65, A1處理次之,為41.50, B2處理居第3位,為38.08。

2.4討論
果實進行套袋處理后,袋內(nèi)的微環(huán)境會發(fā)生改變,內(nèi)部的溫度、濕度以及光照條件均與外界有明顯差異。研究表明,富士蘋果套袋后,袋內(nèi)白天的溫度均高于外界大氣溫度,午夜至凌晨袋內(nèi)的相對濕度明顯高于外界,在中午又低于大氣相對濕度,說明袋內(nèi)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日變化明顯。這種變化勢必會對果實尤其是直接與外界接觸的果皮產(chǎn)生影響。另外,套袋為果實提供的微環(huán)境可以減少來自外界的機械損傷以及病蟲侵害,從而改善和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(zhì)。
本論文中,套袋處理均可使果點不同程度變小,變疏,其中以A1處理的效果最 佳。B1、C1處理可顯著提高果實著色度,使果實著色更加鮮艷, 同時也提高了果實光潔度,使果實表面更加光滑細(xì)膩。試驗中套袋處理均可有效避免外界不良環(huán)境對果實表面的刺激,因此降低了果實的果銹指數(shù),使果實表面更加潔凈。套袋雖能顯著改善蘋果梨果實的外觀品質(zhì),但果實中的可溶性固形物、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趨勢,與前人的眾多研究結(jié)論一致。試驗中只用新高脂膜袋處理的果實,其可溶性固形物、可溶性糖含量略有下降;而用新高脂膜袋配合遮光性強的紙袋處理后,其可溶性固形物、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幅度明顯。各處理中,除A處理可以明顯提高蘋果梨果實糖酸比外,B1處理和C處理使果實糖酸比有所下降,與卜萬鎖等的研究結(jié)果不同,推測原因為新高脂膜粉劑對果實中可溶性糖、可滴定酸的含量產(chǎn)生了影響。套袋處理降低了蘋果梨果實的硬度,與Arakava的研究結(jié)果也不同,原因可能是新高脂膜粉劑發(fā)揮了一定作用,與果實中的物質(zhì)發(fā)生了反應(yīng)。噴施新高脂膜粉劑后既降低了蘋果梨果實的糖酸比,同時也降低了果實硬度,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。經(jīng)篩選試驗,在6種套袋處理中選出了巴盟地區(qū)蘋果梨的最佳套袋處理:B1處理,該處理可以明顯改善果實外觀品質(zhì)。
果實套袋技術(shù)作為生產(chǎn)高檔、無公害水果的重要措施,現(xiàn)已在我國普遍應(yīng)用。套袋可顯著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(zhì),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用品質(zhì),帶來了一些負(fù)面影響,表現(xiàn)為可溶性固形物、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。本論文中,噴施不同濃度的新高脂膜粉劑,果實硬度降低,使蘋果梨在運輸途中極易發(fā)生機械碰撞,對果皮產(chǎn)生損傷,導(dǎo)致貯藏性能嚴(yán)重下降。因此,采用該新高脂膜產(chǎn)品噴施果實時,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考慮與泡沫網(wǎng)袋等相結(jié)合,可能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。
…………
4 結(jié)論
(1)套袋處理可以減小果點大小和果點密度,但對果形指數(shù)和單果質(zhì)量的影響較小。套袋均能有效改善蘋果梨果實的著色效果,外表光潔度以及果銹面積。說明套袋提供的微環(huán)境對果皮發(fā)育有積極作用。雙層袋對蘋果梨果實整體外觀品質(zhì)的改善效果好于單層袋,說明在蘋果梨果實生長發(fā)育過程中該新高脂膜粉劑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果皮。
(2)套袋處理下的可溶性固形物、可溶性糖、可滴定酸、果實硬度均低于對照。 說明套袋層數(shù)、新高脂膜濃度直接影響了果實的遮光性、透氣性,從而影響了果實的 食用品質(zhì)。雙層袋果實內(nèi)含物下降的幅度較單層袋更為明顯,說明該新高脂膜粉劑對 蘋果梨果實內(nèi)含物的變化有一定作用。
(3)在貯藏期間,各處理蘋果梨果皮的相對電導(dǎo)率、MDA含量、總酚含量、PPO活性和發(fā)光強度隨貯藏時間的增加均呈上升趨勢,與果皮褐變度的升高一致。貯藏期間果皮含水量呈下降趨勢。
(4)蘋果梨果皮的UWL與果實貯藏過程具有相關(guān)性,隨貯藏時間的增加,各處理的 UWL與果皮褐變度、相對電導(dǎo)率、MDA含量、含水量、總酚含量和PPO活性均呈正相關(guān)關(guān)系。